暑期来临,学生放假,犯罪分子将目光瞄在了年轻人身上。7月26日,省公安厅在大众日报刊发《兼职有陷阱,这些“暑假工”打不得》,揭露暑期易发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套路,结合案例进行防范宣传。
近日,家住聊城的小施到派出所报警,称自己被骗。原来,小施在刷手机短视频时,看到一则招聘兼职信息,其中称“无需押金、每日结款、轻松赚钱,给别人点点关注就能获取丰厚报酬”。小施一开始还半信半疑,但想着“试一下也不花钱,万一是真的呢”,便尝试着做了几单,确实收到了几十元的报酬。
小施信以为真,想继续做任务。一来二去,对方将小施拉入一微信群内,告诉小施下载“华某星”App充值做任务,能获得更多报酬。但随着小施做任务数量不断增多,对方不再发放酬劳和本金,并称要连续再做几单才能连本带利返还。由于投入了不少资金,小施心急,“酬劳不要,自己的本金也得拿回来呀”,就头脑一热继续充值,先后交给对方4.2万元,后对方仍以各种理由要求其继续做任务,小施才发现被骗。
接到报警后,聊城公安机关迅速开展工作,并赴山西将为诈骗团伙提供支持的帮信人员王某某抓获,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。
学生群体求知欲强,接受新鲜事物快,但社会阅历相对不足,考虑问题比较简单,对诈骗手法辨别能力不强,疏于防范,很容易掉入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中,甚至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。
烟台的小周是一名职业院校学生,假期想找个兼职。一天,她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发布招募兼职的信息:任务非常简单,只要按照要求发送短信就行,每条短信1.2元,发的越多,赚的越多。
小周欣然报名,对方发给她一份100人的名单,让她给这些人每人发送一条短信:“xx理财,邀您商议【清付事宜】进入QQ**。”没感觉有什么不正常,于是小周就按要求发完了短信,对方很“守信用”地给她转账120元钱。
尝到了甜头的小周,第二天又联系对方领取“任务”,这次短信内容是:“您好,您的快递在运输途中破损了,请添加微信**,拍照给您核实退款。”完成任务后,小周再次领取了120元。同时,热心的小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好朋友小黄,两人约好一起赚钱,后来又有几名同学加入。
这期间,他们的手机号曾经被人举报诈骗并封停,但是一心赚钱的小周他们,已然顾不上考虑这些,单纯地以为“只是帮忙发发短信而已”,等解封之后继续操作。就在他们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之中时,公安机关找到了他们。
原来,他们发送的短信竟然是诈骗的引流短信,短信里提到的QQ号、微信号、网址等等都是骗子设计好的骗局,专门等受害人看了短信主动上钩。小周和她的同学因为涉嫌帮助诈骗分子引流推广,被公安机关处罚。
兼职发短信竟然也会违法犯罪,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。“小周和她的同学发送的诈骗引流短信,看似普通,但实际上危害极大。”省反诈骗中心案件打击组组长周琳介绍,这类信息“瞄准”了特定人群的需求,有很大的迷惑性,有人正是因为收到了小周发送的引流短信而添加了骗子,最后被诈骗了钱财。骗子用兼职做幌子,让贪图小利的小周他们充当帮凶和“炮灰”。“这样冒着巨大风险帮骗子赚大钱,自己却要前途尽毁、身陷囹圄的‘兼职’不能碰。”
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,找兼职工作时,一定要擦亮双眼,避免落入陷阱。帮助诈骗分子取现、买卖电话卡和银行账户、搭建GOIP和VOIP、冒充客服电话引流、线下推广引流等5种“兼职”工作,看似门槛低来钱快,其实都是在帮助诈骗分子实施诈骗,千万不要尝试。
暑期找兼职工作时
除了上述兼职不能做以外
下面这些也要注意!
1
帮助诈骗分子取现的工作不能做
不少不法分子为了快速转移赃款,会雇佣人员帮其在线下取现并转移资金,有些兼职工作是帮其买贵金属等,并许诺高额报酬,其实这些工作就是充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洗钱的“工具人”。
2
买卖电话卡和银行账户的工作不能做
出租、出借、出售自己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,或是充当线下“卡头”“卡贩”,为了一时的利益变成了诈骗分子的帮凶,殊不知就是因为这些被卖出的大量“实名不实人”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,被诈骗分子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,使不少人因骗致贫,同时自己也会因此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。
3
搭建GOIP、VOIP的工作不能做
诈骗分子大多藏身境外,他们会以“高薪招聘”为诱饵,诱使求职者在国内租房搭建虚拟拨号设备实现远程操控手机卡,给国内受害人拨打诈骗电话、群发诈骗短信来实施诈骗。通过这些虚拟拨号设备将境外电话转化为境内本地电话,增大了迷惑性,导致受害人更容易被骗。
4
冒充客服电话引流的工作不能做
有些诈骗团伙会招募“话务员”,要求入职者按照设定好的话术,按照非法获取到的公民信息名单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,自称是各类平台的“客服”,引导受害人添加上游诈骗分子的联系方式。这种工作就是诈骗引流行为。
5
线下推广引流的工作不能做
线下推广引流多以赠送小礼品为诱饵,要求事主扫描二维码或是用拉人建群、发送虚假广告来免费领取小礼品。而这些所谓的兼职工作其实是帮诈骗分子进行地推式引流,为诈骗分子下一步实施诈骗作准备。